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为官不为的心得体会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 1.25W人 

以反腐之力治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的心得体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要抓紧上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篱笆”越扎越紧,纪律要求越来越严,“四风”顽症得以纠正,腐败蔓延势头正在扭转。没有反腐过头,也不存在矫枉过正,所以还要持之以恒,以治标之力治本,以反腐之力反一切偏颇认识,以新的作风、新的成效,激发改革发展强大活力。

首先,要认清危害。当前,虽然乱作为现象正在被铲除,但也出现了热情消减、消极怠工的新动向,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无为官”,出现了让人猜不透底、摸不到边的“忽悠官”,遇到问题打退堂鼓、遇到矛盾绕道走的“太极官”,诸如此类问题。应该讲,无为也是腐败。究其原因:一是占用公共资源,比如岗位、职位等;二是占有资金俸禄。“无为”的腐败,如同潜伏的毒瘤,不予重视,不仅会逐步变“硬”变“坚”,还会慢慢“癌变”,最终损害改革发展大局。所以,要讲清问题危害,认清形势任务。

其次,要跟上节奏。为什么解决腐败旧问题,又出现“无为”新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系统、全局地思考解决问题,没有做到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与反腐倡廉的“力度统一”,没有落实治本的责任,没有跟上改革的节奏。腐败问题可以通过监督检查来查究,但改革发展却需要创新与活力来推动。因而,要继续严惩腐败,让广大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要疏堵结合,通过制度重构、营造氛围来凝聚改革活力,通过区别对待,宽容失误、失败,减少荷载“负压”,引导健康成长,激发担当勇气。

再次,要形成共识。一方面,反腐永远在路上,要看大局、明大势,不误读形势、不误解精神、不误会任务要求,做清醒明白之人。另一方面,担当之责更要形成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合力;没有合力,就形不成改革的势能;没有势能,“双轮驱动”就无从实现。清廉只是底线,发展才是真英雄。严查“贪庸混”,激励“勤能卓”,才能形成“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强大气场;敢于担当不推诿,勇于负责不避责,善于作为不乱为,才能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

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曝光和惩处力度,各级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所谓“隐性福利”、“灰色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老百姓也有了更多新要求新期待,一些官员明显地感觉到“为官不易”、“官不好当”,甚至还有一些公务员产生退出江湖之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规矩。“为官不易”,这是对为官当政者的素质要求和规范约束,是必须要强化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约束,一些官员干脆将慵懒散当作了家常便饭,认为反正没有了这样那样的好处、实惠,干多干少一个样,在思想上、工作上、精神状态上产生了懈怠,将“为官不易”异化为了“为官不为”,还有一些官员产生了“怕群众”的思想,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不能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切实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树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长远发展”的意识,让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决策部署在思想和头脑中牢牢扎根。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教育、群众观念教育,消除“消极对待”、“贪图利益”等不良心态,要有力有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大检修,实现思想认识大提升、作风行为大转变。

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不能失。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敢于担当,是xx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干部,承担着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发展的道路,向来不是平坦的,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激流和险滩,必须切实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具体指导,不当“甩手掌柜”,不游离于活动之外。既带头参加活动,为党员干部树标杆、作表率,又切实履行好引领者、组织者、推动者的责任。在助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民生等工作中,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将责任担当起来,并在解决复杂问题和攻坚克难中提升执行力和公信力。不负责、不担责、不尽责,就必须被严厉问责,从而倒逼干部履职尽责。

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不能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官员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关键要看其有没有一颗为民之心。个别党员干部,心中装的不是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感情,不能将人民群众当父母、亲人,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成天盘算的是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他们认为的“为官不易”是觉得在现在的高压反腐败、反“四风”的形势下,自己的日子不好过,面对群众的挑剔、监督,觉得官不好当,这样的干部不可能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公仆。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将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才能成为人人敬仰和爱戴的人民公仆,也才能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不能少。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党员干部尤其需要精神饱满,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激情,不当太平官、混事官、懒散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公务人员、公职人员,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一种对工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认真态度,办事拖拉、作风疲沓,遇事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明哲保身,有的还“占着茅坑不拉屎”,凡此种种,有这样精神状态的官员,不可能为党和人民做多大贡献。各级党政官员,要想当好官,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要有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要把工作当事业来做,将事业当生命来爱惜。如此,才能对得起自己头上的那个“官帽”,也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

毋庸置疑,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有为才能有位。“为官不为”,也就没有资格再在为官的位置上“呆”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