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湖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的调查报告

2006-10-11 本文已影响 4.56K人 

简介:本作品通过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来对了解、分析目前湖南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塑造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对策,为有的放矢的进一步强化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冀能抛砖引玉,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价值,并因此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可以通过德技并重的人才产生经济效益。首先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代价值意义,然后介绍湖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的调查情况,接着根据调查数据概括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湖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的调查报告

详细介绍: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同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毋庸置疑,这一行动纲领的落实是靠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去实现的。

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中首提“工匠精神”,引起普遍关注。全国“两会”过后,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总理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4月26日,在安徽合肥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倡导工匠精神,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强国必先强质,强质必先强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又是职业教育的生力军,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质量高低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我国去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就是“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这就很好的表明了德技并重,德为先的理念。

那么,湖南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否已经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是否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是否具有工匠精神、是否乐意的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并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是否有一个培养工匠精神的环境……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走访了一些高职院校,随机对600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通过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来对了解、分析目前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塑造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对策,为有的放矢的进一步强化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撰写目的:通过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来对了解、分析目前湖南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塑造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对策,为有的放矢的进一步强化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冀能抛砖引玉,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价值,并因此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可以通过德技并重的人才产生经济效益。

思路:首先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代价值意义,然后介绍湖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的调查情况,接着根据调查数据概括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和特别之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作品基于对湖南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走访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分析有据可依,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且具有可操作性。又通过网络查询,发现有关湖南高职院学生工匠精神的调查与分析几乎没有,于是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高职学生,从他们的现状出发,关注工匠精神塑造的可“复制性”、可持续性和带动性、辐射性,尽量提出量体裁衣的意见和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高职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1.为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抛砖引玉;

2.为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3.为高职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希冀由此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可以通过德技并重的人才产生经济效益。

学术论文摘要:我国要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队伍作为基石。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是否是具有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的德技并重人才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2025是否具有强大后劲。为此,我们在本省的一些高职院校就工匠精神现状随机对600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概括了目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状况为在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上,具有初步认识,但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上,大都持肯定态度,但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在自己和工匠精神的关系上,态度比较明确,但关注度不够。在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的塑造上,氛围初具,但培养、宣传力度欠缺。在工匠精神培养途径和时间选择上,思维比较活跃,但比较局限于大学生活等;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有聚焦关注的力度不够、宣传教育的创新不多、高职学生本身的一些局限等;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即做好工匠精神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全方位渗透工匠精神教育等。

获奖情况:暂无

鉴定结果:原创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